◆(原创)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悟◆
作者:平蓉静儿
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、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,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。因此,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对学校的面貌和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:“学校的首要的任务是培养。”作为一名班主任,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,就应该不断地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。
下面我就简简单单地谈谈自己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感悟最深的地方。
(一)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,增强孩子们的健康意识
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,让孩子们拥有了健康的身体,才是最大的赢家。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:要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;把班级还给学生,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;把创造还给学生,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。从理念中,我深刻体悟到: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老师的不断关心。因为真诚的师生情感体验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,焕发学生的活力及创造力。社会的意识,高效率的工作重担,激烈竞争的参与,需要我们班主任努力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的孩子,为社会的和谐尽一份力。
(二)重视培养孩子宽容别人的能力
安德鲁.马修斯在《宽容之心》中说过这样一句启人心智的话:“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,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,这就是宽容。”作为一名班主任,我是这样引导孩子们理解宽容的:“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,也是一种宽广的胸怀,它是对人或者对事的包容和接纳,它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与艺术。那些懂得宽容的孩子,精神特别的充实,心灵特别的纯洁,灵魂特别的美丽,天地特别的广阔。”生活不可能时时如梦幻般的精彩,也有很多的无奈,只要拥有宽广的胸怀,孩子们就可以成为灵性生命的强者。日常工作中,我经常鼓励孩子们将宽容践行在处理同学关系、师生关系中以及和亲人相处的关系中,并且告知孩子们: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,不管谁做了什么错事,或者说错了什么话,请你一定学着宽容他(她)。由于让孩子长期坚持这样做,所以,班级里的孩子之间很少因为什么小事发生矛盾。
(三)重视孩子们的学习,让他们保持好心情,体味快乐
努力学习对于孩子们而言是很重要的。因为他们(她们)是学生,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,可以培养出他们(她们)的很多好习惯。例如:阅读的习惯、劳动的习惯、运动的习惯、欣赏的习惯……尽管个别孩子努力后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,但是,他(她)会因养成了某种好习惯而增添一份好心情。孙敬修说过:“教师要热爱学生,应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女不足,对他们的关系、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,有了这种感情,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。”鉴于这种特殊的情感,我们在让孩子们明白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外,还应该让孩子们在感悟学习生活的同时,体味快乐,让孩子们清楚地知道:快乐是学习乐曲中振奋人心的音符;快乐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快乐时,学习的春天就变得纯洁无暇;快乐时,学习的夏天自然就绚丽多彩;快乐时,学习的秋天必定硕果累累;快乐时,学习的冬天依旧温暖宁静。
(四)坐拥书城,减少孩子们的那份浮躁,提升安全系数
书能慢慢地影响孩子们的心灵,让他们(她们)拥有纯真的心灵、热情的气质;书能让孩子们渐渐谦逊、渐渐成熟、渐渐稳重;书能让孩子们感受自强不息的魅力,造就他们刚毅、坚定的气质。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,是人类智慧的来源。作为班主任,让孩子们明白读书不仅使人睿智,而且可以为之塑造优雅的人生。尤其是小学高段的孩子,由于青春期的萌动,课间很喜欢男男女女追逐打闹。如若每位孩子课间都能主动坐拥书城,孩子们的那份浮躁就会呈递减趋势,相对而言,安全的保障系数也会逐步提升。
班主任工作虽然纷繁复杂,但是,我们只要善于探索培养孩子能力的途径,我想:我们的工作绝不会沉闷呆板、缺乏生机,我们的工作压力也会因孩子们能力的培增而自动减轻。
评论